
自力更生,夯实科技根基
——科技自立自强筑发展前景系列时评之一
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黄炜信
孟夏之日,万物并秀。伴随着腾空而起的巨大火焰,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中国航天员,在万众瞩目中飞向太空。恰逢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,国之重器的负载升空,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开启。星空逐梦,书写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传奇篇章。
核心技术、关键技术,化缘是化不来的,必须依靠自力更生、自主创新。新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《论科技自立自强》专著中这句话,体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显著特点。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“两弹一星”,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推出的“863计划”,都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践行。最近十年,高性能计算机、载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量子通信、北斗导航、载人深潜等尖端成就相继问世,高铁走向世界,自行研制的大飞机首飞成功,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进入“显著提速”与“全面突破”周期。
勇于突进技术探索“无人区”,是一条“艰难但正确的路”。“两弹一星”白手起家,知难而进,先后制造了几十万台仪器设备,攻克了几千个技术难关;“中国天眼”横跨几十个专业领域,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,关键材料均需攻关;中国高铁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外国同行的围追堵截,克服了中国广袤国土的各种极为复杂的地质与天气状况……可以说,从慢步,到跟跑,到并跑,再到创新领跑,无不凝结着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科研上的一次次艰难跋涉、一轮轮攻坚克难、一场场过关突围,凝聚成一部自立自强的奋斗史诗。
不啻微芒,造炬成阳。从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到神舟十六号搭载航天员出征,无论是国之重器的铸造,还是科技人才的培养,湖南力量担当其中。22日,中宣部授予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“时代楷模”称号,正是基于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,在专业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。高产杂交水稻的中国产量、“天河”的中国算力、超高速轨道的中国速度、“海牛”的中国深度等,无不彰显湖南在科技自立自强上攀高峰、筑高地的崭新作为,描绘出湖南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开辟的科技产业前景。
“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,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”。逐梦太空、踏浪深海,用自立自强标注科技的高度。唯有自力更生、自主创新,才能看见科技之巅的全新风景,才能实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蹄疾步稳。
责编:龙潮辉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9日)
“湘超”郴州主场首战今天下午2:18开票!大家快抢!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8日)
Vlog丨探寻东江湖水的奇妙旅程
习近平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5日)
14路湘军集结丨郴州队,到!“郴”霸全场,势不可挡!
湘超郴州队战歌:林邑虎啸
下载APP
分享到